【研究院动态】《读嘉》点赞我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创新开启智造,智造支撑未来。今年以来,嘉兴以智造创新强市建设为引领,科技创新“乘数效应”加快显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加速融合,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迈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今天起,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新闻综合频道推出系列报道《智造创新嘉速度》,通过寻访各类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展现嘉禾大地蓬勃的发展朝气和以“智造”赋能未来的美好愿景。

科创平台是集聚要素资源、推动协同创新、强化服务支撑的重要载体。嘉兴“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方案指出,要实施重点科创平台提能造峰行动,通过打造新型实验室体系,积极开展院企合作,推动形成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

在位于秀洲区王店镇的南方科技大学嘉兴研究院先进材料创新中心,研发工程师江光强向记者展示了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材料,通过3D技术打印而成的人造牙齿。据介绍,这类原材料属于再生粉体,在依托技术赋能实现钛粉副产物回收利用,解决钛粉收得率低、副产物回收难的同时,还能提升3D打印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和绿色制造。目前,小到口腔医疗领域,大到航空航天领域,都有这类产品的“用武之地”。更值得一提的是,江光强所在的项目组已经注册成立了一家产业化公司,从研发端向生产端迈进。

           

“我们思锐增材(嘉兴)有限公司是今年3月份成立的,成立公司之后,我们已经在和两家公司进行接洽,帮他们消耗相关副产品。我们除了进行3D打印基础材料销售外,还能提供3D打印服务,把我们前期积累的技术经验和相关的产品进行结合,让科研成果能‘走出’实验室。南科大的师资力量是非常雄厚的,我们有一些关键性的技术还是要通过学校来和我们一起突破,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南科大嘉兴研究院先进材料创新中心研发工程师江光强说。

而在研究院先进材料创新中心另一侧的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忙着对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进行中试,进一步探索能耗低、方法简单,更易于规模化生产的技术路径,解决新能源电池材料价格高、续航短、安全性能不稳定等痛点问题。眼下,研究院产业化平台孵化企业正在和华友钴业、合众新能源等本土企业进行交流,寻求未来的合作空间。

“嘉兴在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方面的发展比较迅速,涌现了不少优质企业,也是当地产业集群的重点培育方向。像我们现在在做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在同等体积条件下,这个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普通电池的一倍以上,性能会更强。经过产品的中试之后,我们大概在今年6月底能够产出第一批产品,走上量产之路。”南科大嘉兴研究院先进材料创新中心研发工程师张洪岩说。

虽然才揭牌不到两年时间,南科大嘉兴研究院已经在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申请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研究院孵化企业——十沣科技已与多家知名家电企业开展关于气动噪声仿真优化及仿真能力建设项目的合作洽谈,预计合作金额近百万。下一步,企业还将与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风阻风噪项目的开发。

嘉兴十沣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毛研伟表示,在未来,企业将以嘉兴为中心,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辐射整个长三角区域,来帮助客户做一些更加灵活的定制化开发。“之后,当我们有了足够多数据支撑的时候,企业也可以做像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人工智能类工作,把我们的仿真技术更进一步地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软件支撑。”

筑巢引凤、花开蝶来。作为打通产学研全链条的关键一环,嘉兴依托G60科创走廊重要节点优势,搭建科创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截至目前,嘉兴已建有浙江清华长三院、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一批创新载体,构建形成资源集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体系。

“我们将常态化地举办院企银企双向对接会,搭建企业多级资源联动的交流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要支持重点创新载体开展科研成果的赋权改革试点,调动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要改革专项资金的扶持方式,引导创新载体围绕着产业和企业的需求来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打造一批示范性创新载体,为嘉兴的智造创新强市建设提供更多科技支撑。”嘉兴市科技局副局长吴俊波表示。

接下来,嘉兴将着力打造新型实验室体系,支持嘉兴创新载体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以及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开展院企合作,推动形成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加快培育一批在行业细分领域单点突破、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科研组织,推进更多创新载体争创省新型研发机构,到 2027 年,力争高水平建设市级新型研发机构30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0家。

相关文章